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成立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组织,旨在扩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从而促进各国和各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颜值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样貌越来越重视,化妆品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据亿邦动力发布的天猫内幕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8000亿,其中线上渠道已占到4成,而在淘宝、天猫平台这4成中,85%是来自于线上渠道。另外,预计到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
但与此同时,美妆行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假冒伪劣产品,难以兑现优惠,售后困难,以及虚假宣传等问题。

2020年7月,国货化妆品品牌花西子在浙江某市捣毁一特大假货窝点,查扣1家店铺和2个仓库,涉及花西子、SK-II、 Dior、雅诗兰黛、 MAC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涉案金额高达千万元。
2021新年伊始,慕金脱毛仪品牌方直指京东海外(JD. HK)平台上有关店铺销售的Smoothskin慕金产品为伪造商品,引发了网络热议。坏产品充斥市场,真假混杂,令使用者难以辨别,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扰乱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美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过度包装等问题,也是消费者维权的一个痛点。
据媒体报道,2020年11月30日,李佳琦持有49%股权的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1万元。事件起因于该公司在天猫上开设的“李佳琦专柜”中销售的菲诗蔻洗发水,该产品在网上宣传具有防脱发的功效,但该公司未能提供相关证据,因此消费者报案。
无独有偶,一个月后,李佳琦再次被曝出问题,其在直播间出售的 TriPollar品牌美容仪涉嫌虚假宣传。涉嫌虚假宣传的原因是, TriPollar品牌美容仪只是获得了 FDA的上市许可,并未通过 FDA的认证,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在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购物节中,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常会大力促销,而在用户下单后却因各种原因不发货,如缺货,从而降低促销成本,这成了大多数商家的惯用伎俩。欧莱雅集团旗下的美宝莲曾经被消费者投诉虚假促销。这件事的起因是消费者想在京东美宝莲旗舰店购买一款正在促销的遮瑕笔,在她下订单的时候,却被客服告知缺货了,但是该页面显示活动还没有结束,这让她十分气愤。去年11月,薇娅在直播间销售的洗衣液招致消费者的不满。实况转播时,薇娅指着洗衣液说买两套送两套,还能多一份凝珠。但是用户收到货物后,却发现只有一份赠品外加一份凝珠,买两套还不如一套一套分开买划算,消费者认为这是对他们的虚假促销宣传。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存在的意义,在于更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发展,传达消费者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对于化妆品企业来说,应该把每天都当成315,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