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定制,会成为市场上竞争的标配吗?

2021年5月1日,《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和《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以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均在同一天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化妆品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方面迎来了更严的监管时代,另一方面也给原料创新带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如《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中的第6条“使用了尚在安全监测中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境内责任人应当经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确认后,方可提交注册申请或者办理备案”,这是从源头上保障到原料创新者。


不过,《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中也提到,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办理注册或者备案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这让企业安全感不足。为使产品更具独家竞争力,更能满足消费者对功效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与上游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促进原料的独家定制,变得越来越“香”。


何人行走在原料的独家定制前沿?独创的原料定制,会成为市场上竞争的标配吗?


01国际接轨



论原料的独家定制而言,国际品牌可谓先驱。投资大量资金用于研发独占原料,申请专利保护,或取得一定的独占期限,以形成其独占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领先地位。例如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抗衰老成分“波色因”,最初由欧莱雅集团研发推出,其旗下赫莲娜“黑绷带”、欧莱雅“紫熨斗”眼霜等市场爆款,均以此为主营。这种“玻色因”不是一种成分,而是一种原料组合,为方便市场推广而取的名字,欧莱雅集团为它申请了合成工艺专利和大量使用专利。


伴随着国内化妆品生态的好转,以及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先行者开始布局,抢占原料独家定制的市场红利,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例如,在2021年1月,为推进旗下各品牌产品的科技升级,珀莱雅与亚什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全新的战略合作协议,亚什兰会为珀莱雅度身定制专属配方。接着,3月,珀莱雅又与世界化妆品原料巨头德国巴斯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具有“珀莱雅特色”和本土市场趋势的独家专用成分。

同月,作为中国化妆品 ODM龙头企业、面膜产能领头羊的诺斯贝尔,又与暨南大学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其中就有“联合开发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化妆品新原料”,以抢占原料领先优势。

以自主研发新原料小球藻深层净化因子CPEsTM、等新原料,以及广受市场欢迎的“龙胆抗刺激因子TM”等核心原料,分别荣获第一届和第二届芳典奖,上海伽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光刚对外表示,目前合作企业中,确实有一部分是独家定制的,不会再将定制的原料卖给其他企业,而且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其中也不乏一些国际制造企业,他们都愿意释放出独家定制原料的合作意愿。



02风口下红利


只为大牌专用的原料定制,开始逐渐覆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一方面意味着中国自主创新原料生产企业的崛起和对源头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中国品牌的壮大,有足够大的勇气和力量与国际原料巨头进行战略合作,使中国品牌在研发方面更具国际竞争力。另外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当然就是《化妆品登记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的实施。

广州天懿科技咨询总经理苏庆云谈到,品牌开始找大的原料商做定制,更多的是响应新规要求公开配方。

持有相同观点的上海伽誉总经理项光刚表示,独家定制原料,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新规下企业的产品配方,让其他竞争企业,即使是公开配方,也无法做到相同的产品。未来,追求原料定制化的品牌企业将越来越多。而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原料生产企业将更具优势,更好地承担起这波市场红利。对原料商则很难做到这点。尤其从长期来看,品牌方与原料商战略合作,联合定制原料,原料商可以得到来自品牌方的大量资源倾斜,压力变小,品牌方可以第一时间享用原料独特的技术成果,在产品创新中赢得更多领先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品牌与原料商联合定制,将打破国内同质化竞争的僵局,毕竟近年来,消费者对产品类型和原料都有了新的追求,在产品类型、观感趋于一致的情况下,从原料来源寻找新的出路,也不会失之交臂。


据悉,除了原料的独家定做,其实在膜布上游制造领域,也早有苗头。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面膜企业,将其研发的新型膜布,专供某一品牌使用。当然,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双方都跳过了质量低劣的竞争。第一,对于膜布制造企业而言,既能节省大量推广费用,又能保证销售和利润,这样才能更好地专注于研发更多创新产品。对于品牌而言,获得独家定制产品,是获得独家通行证的最佳途径,从源头保证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

上游竞争门槛变高,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上游供应链企业,将更容易脱颖而出,赢得品牌的青睐和资源的倾斜,实现双赢局面。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