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新规,带货售假最高判十年有期徒刑!

李雪琴在脱口秀中有个段子,“宇宙的尽头是铁岭。”薇娅在《吐槽大会》上也有个段子,明星的归宿都是带货。



直播带货已成为热门购物方式,越来越多商家选择网络红人或流量明星在直播间进行商品线展示、导购销售等,直播带货给消费者带来的优惠给商家带来商机的同时,也暴露多问题。


1
头部主播也难逃“假”


以前的主播带货出事了,也就是禁言禁播罚款封号。等过一段时间风声小了,又出来继续带货,并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处罚,对主播来说也是不疼不痒的~


随着直播带货的火爆,主播翻车也成为“家常便饭”,如货不对板、产品售假、商品质量差、虚假促销、退换货难、退款难等问题屡见不鲜。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20年11月份“辛巴假燕窝事件”。辛巴不仅为此退赔近6200万元,形象也彻底崩塌;受余波影响,辛巴此后的带货成绩一泻千里。


事后,仅一月之隔,2020年12月,罗永浩交个朋友直播间被指出所销售“皮尔卡丹”品牌羊毛衫为假货,老罗为此代为赔付467.4万元左右。

快手一哥、抖音一哥相继翻车,淘宝一姐也没逃掉。

2021年5月14日,一款声称是Supreme与国产品牌古姿GUZI的联名款挂脖风扇在薇娅直播间售卖。薇娅与直播间工作人员多次强调该商品为爆款。不过,这款198元的风扇,却被时尚博主公开质疑是山寨联名商品,而非美国潮牌。

随后,薇娅在官博公开道歉:“这次授权争议事件是我和我的团队永远铭记的教训,我们也绝不会回避此次事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除此之外,网红雪梨、各类明星达人直播间售假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

直播行业一面野蛮生产,一面乱象横生。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强。



截至今年4月,我国相关部门已颁布《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广州市直播电商“十百千万”工程评定标准》等十多份监管文件出台。

5月1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执行。根据新政,直播带货视频必须保存3年,通过直播售出的产品,将强化主播的问责环节。这对于主播来说,无疑又是一重压力。


6月16日,法制日报发文称: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网红或明星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对销售产品进行虚假宣传,存在明显的欺诈消费者行为,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简言之就是,主播知假卖假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虚假宣传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
无监管则无底线
直播带货,给消费者构建了一个美好的幻

消费者观看直播带货时,往往会因为某些主播宣传的“全网最低价,高额补贴、只有在我的直播间才能享受这种优惠”等噱头吸引到直播间。

进入直播间后听到主播们激情洋溢的“买它、买它、已经抢完了”的呼唤。在消费者还没想明白是否真正需要时,就已经头脑发热,按下了购买键,认为自己买到了性价比极高的商品。

待到冷静下来,很多消费者发现,买到的产品与主播在直播间所描述的相差甚

根据2020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直播”投诉举报2.55万件(“直播带货”诉求占比近8成,同比增长357.74%)

很多主播带货时不会去审核货物的真实性,认为货卖出去,赚了利润就可以了,对于货品的质量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如果后面出问题,大不了联系商家退货,反正坑位费已经拿到。

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甚至还衍生出了专门制假的产业链,在化妆品行业尤为严重,商家想要贴啥牌,就能贴啥。

直播间,变成一场主播和假货供应商的合谋,毕竟,山寨产品和假货的利润率要比正品高太多了。

3
小结

直播行业水深来钱快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政策监管外,作为平台方,要提高准入门槛,把好第一道关。

也许假中,主播和消费者可能都是受害者。而该政策的出现,并不是要给主播“判刑”,更多是希望主播能够对自己带货的产品用更严格的方式审核,对信任自己的消费者负责。

对主播来说,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谨言慎行,否则名利双失;甚者,将面临刑事处罚。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