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功效检测成本涨的让人害怕,费用高达30万/次

检测成本“水涨船高”


在新法规实施的半年来,一系列配套文件接踵而至,化妆品行业掀起震动巨大。化妆品备案规范了许多产品生产不明确行为,但一系列成本也随之增加,不少企业“大出血”。


自5月1日起实施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下称《规范》),宣告着化妆品行业正式迈入了功效评价时代。


根据《办法》、《规范》的规定,所有登记备案产品均需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并上传相关依据摘要,如无充分科学依据,不得随意更改功效宣称。


到目前为止,政策的实施已经两个月有余,监管部门开始加大执法力度,持续释放严打信号。


先是雅诗兰黛、丝芙兰因缺少功效宣称依据接连被罚,紧接着,宣称舒缓类、抗皱祛痘类、祛斑美白类等18类产品被国家药监局列入下半年监管重点。各种迹象都表明,功效检测迫在眉睫。


然而,检测机构觅得商机的同时,各个美妆企业却面临着成本上涨、产品上市周期延长等诸多压力。


国家药监局要求,除了5月1日后注册备案的化妆品需进行功效宣称评价和提供依据外,在此之前已注册备案的产品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补交相关资料,未依照新规要求公布功效宣称依据的,轻则处以1-3万元罚款,重则停产停业。


而除了上交资料之外,还有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检测费用的投入。



一时之间,检测机构生意火爆,“检测费看涨、周期拉长”成了行业共识。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规范》实施之前,备案的成本不高,除了防晒等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做功效评估之外,一般的化妆品仅需要做9项常规检测,单个产品备案,成本低的在300-500元之间,贵的如祛痘在3500元左右,现在则是以万起步。


《规范》之前,据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化妆品评价中心官网公开的报价表显示,最高的一次检测费用不到3万元;而现在,据了解,最低的保湿功效检测就要约5万元,其中以最短的4小时检测设计方案来计,就需30个受试者进行为期5周的试验,同时预计出报告时间是75天。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人士透露,中山三院作为全国14家被卫生部许可、具备化妆品检验资质的机构之一,可以作为企业做产品功效测评的参考标准,其目前各个项目收费在5-25万之间。



“新规后,祛痘、滋养、修护等原本只需做常规检测的普通化妆品,如今也被纳入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的范畴。而在所有检测方法中,人体试验是最贵的”。




费用不一,无序状态?



由于测试方法、检验周期、样本数量等因素不同,同一人体功效评价各检测机构的报价不尽相同,同一检测机构针对同一功效宣称的细分检测报价也不相同。


例如,基础功效宣称“保湿”为例,在广东省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报价单中,宣称此功效又细分为普通保湿(3 h)、定量时间保湿(8 h以内)、以及长时间保湿(8 h以内),报价分别为1.2万元、1.5万元和2.7万元。


而在某大学&某检测化妆品功效评价联合实验室的报价单功效细分为长效保湿,以及3小时/8小内两种短效湿报价分别为3.7万、2万/2.3万。

人体功效评价普遍价位偏高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高级业务经理蔡小舫分享,目前的“行情价”是较高的,比如防脱发的功效检测,高达25-30万元/一款产品。某大学附属医院化妆品评价中心的报价高达24万,需要70个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试验,预计出报告时间为四至五个月。上述广东公司小范围预实验的受试者为5人,测试周期100天,但只出数据不出报告,报价4万。


不过虽然很贵,但其实并不难理解。


“受试者的成本就决定了人体功效测试比传统理化测试的成本高,基本上是在4万至十几万区间。防脱发测评采用双组对照的方案,成本较高,费用较高,因此终端的报价也比较高。”某第三方检测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



检测功效让企业步履



“新规实施后,检测所花的金钱、时间成本都翻倍了。


其实功效检测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成本上升只是一种,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还有不少问题。


如,新产品上市周期延长。一位品牌负责人说,功效评估的成本最高可达30万元,而大多数产品的“寿命周期”仅为3-5年。如果销售达不到开发成本,很可能导致这个配方持续5年或更长时间,产品中技术的更新必然会被延长。现在鼓励创新,但又设定这么高的门槛,是不是矛盾?


滋养、修护、保湿、舒缓等功效判定依据模糊。


“祛痘、防脱类功效检测通常有明显的前后结果对比,但修护、滋养、保湿、舒缓等这些功效的标准相对比较模糊。由于消费者肤质各异,即使定了标准也未必能够统一。” 一位业内资深法规人士表示。


目前,滋养、修护在人体功效检测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药监局也没有出具官方试验方法,一大批企业正在“等、观、盼”,希望具体的标准方法出来后,再进行相关的检测及备案工作。


产品命名和文案宣传更难了。

“现在写个文案太难了。”化妆品违禁词网开发人李锦聪指出,按照新规要求,需厘清化妆品产品命名与功效宣称的关系。

以“保湿”为例,文案宣称“肌肤水润度 +31%”需提供人体试验报告,宣称“98%消费者使用后水润保湿”需提供消费者调查报告,宣称“有效保湿4小时”则需提供功效报告。

此外,若想在产品名中注明成分,如“透明质酸保湿水”,则需开展文献资料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宣称评价试验,以证实该原料具有宣称的功效,且原料的功效宣称应当与产品的功效宣称具有充分的关联性。

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功效宣传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广告法》的限制,那么化妆品真的只剩下‘这是一款乳液’‘那是一款精华”的宣传词了。”

但也有人认为,为了“应对”审核,不排除企业会在功效宣称的表述上“做手脚”,例如,“把美白祛斑换成抗氧,把抗皱换成抗糖,(本质上)换汤不换药”。


另外,鱼龙混杂的检验机构,也让企业风险增大。


在2020年前,就有实力雄厚的工厂加大在功效检测方面的投入,并建立起相应的检测实验室。


这些工厂利用本身员工的人力优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招募志愿者”的棘手问题,并缩短检测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的介入,工厂自建检测体系,仍被不少行业人士诟病为“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的行为。


随着化妆品功效测评需求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检测行业。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目前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共有287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百家。其中,不少原来主业是水土、环境检测的机构,如今新增了化妆品功效检测业务。

行业呈井喷态势,导致当前检测市场在检测能力、价格体系、检测标准等方面参差不齐,“都是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标准”。

检测机构鱼龙混杂,首当其冲的无疑是企业。“产品检测若不达预期,浪费成本不说,还有卷入虚假宣传的风险。”一位业内法规人士表示。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