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在迭代,80后90后纷纷掀起浪潮

随着渠道的变,一大批新锐品牌速崛起,多传统品牌失去了日的光彩。品牌代,这些新锐品牌的创以往大不


《中国美妆》搜集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创业公司资料。获融资企业的61位创始人资料,发现他们大多都有高学历,而且有过化妆品大厂工作经历,或连续创业者,同时女性创始人的比例有很大提高。


QQ图片20210811090108.png



女性创业者比例明显增加


尽管化妆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女性,但化妆品企业的老板们大多是男性。例如之前在2017年就曾有媒体评选过化妆品行业本土G20品牌,只有玛丽黛佳和相宜本草的创始人是女性,占比10%。


QQ图片20210811090153.png


但在这些融资企业的创始人中,女性占15位,比例上升到25%,说明了近年来行业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女企业家。例如李琴娅,2018年创立美尚股份,旗下品牌colorkey今年618天猫销售额达1.64亿,在彩妆品牌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位;刘倩菲,2015年创立逐本,今年618全网销售额突破1.21亿。


更加有趣的是,女性创始人最喜欢创业的领域是男性护理领域。其中4个创立了男性护理品牌,其中包括2020年刘苏创立的亲爱的男友,目前月销售额超过千万;丁洁在2019年创立的蓝系,在今年618期间全网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Belinda Chen在2020年创立的嘉仕酷;远方同样是在2020年创立UP品牌。


时下创业主流,均是大厂出身高学历者


创始人中,有14位在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伽蓝、御家汇等国内外大厂工作的经,占到了23%。一部分有本厂的双重经,如黄锦峰大学毕业后入宝洁,后在御泥坊担任COO,并于2017年创立完美日记;李琴娅在创立美尚股份前,先后在雅芳和卡姿兰担任过高管;刘世超在2019年创办溪木源之前,曾先后任职于宝洁和韩后。


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工厂出身的人,在本土品牌并不怎么受欢迎。比方说2017年G20品牌的企业,没有一个创始人创业前有过大厂高管的经历,大多来自于“草根”。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绝大多数本土品牌在CS渠道中崛起,而那些高管们过去在国外工厂积累的经验在CS渠道都不管用,想进入百货渠道,也没办法竞争国外大牌,因此鲜有人能成功创业。


与大厂出身相称的是高学历。61位创始人中,有13位毕业于985大学,占比21%,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名校;有9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此外,还有多达14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所就读的院校不乏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


除这些大工厂出身外,具有创业经历的二次创业者同样是受资本青睐。其中21位融资品牌创始人都有自己创业的经验,但只有6位是与化妆品行业相关。其中一些人做得很成功,例如,刘晓坤在成为“纽西之谜”的掌舵人之前,曾在母婴品牌方面创办过嗳呵,后于2012年以6.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强生;在参半成立的两年前,尹阔创立了电动牙刷品牌Oralshark,并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从0到2000万的销售。

80后开始挑大梁,90后崭露头角


就年龄而言,80后已成为创业者的顶梁柱,总人数30人,占总数近一半。90后也开始崭露头角,6人创立的品牌在近一年半中获融资。


这批80后创业者中不乏有一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80后黄锦峰创立的彩妆品牌“完美日记”去年在美上市,目前市值达4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同样身为80后的吴悦宁虽然不是名校出身,但其创办的KK集团6年间融资至少7轮,目前的估值已经达到200亿人民币。


还有一些人在创业之前就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例如,张津瑞18岁时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个人文集《放飞我的沉思》,从美国留学归来后担任口腔护理品牌参半的COO,并于31岁时创立了妆发品牌生气斑马;口腔护理品牌BOP的创办者刘滨2013年从北大毕业后,因为在知乎上写的一篇文章,获B站董事长陈睿的赏识,加入了B站负责营销工作,后又成为拉面说的联合创始人,并在2018年创立BOP品牌。


为后浪90后人数,但已有人显示出后来居上潜力。如由90后创立的男护理品牌理然,在上市第一年全渠道GMV就接近2亿元,而黄伟强也成为下一个黄锦峰。


还有护肤品AOEO的创彭柏儒,虽然年24岁,2019年创立AOEO品牌,在今年618期间,全网销售额达到1.2亿元,今年6月完成了亿元的A轮融资。

资本对美瞳、美容仪、口腔护理领域出现偏爱


QQ图片20210811090241.png


从这些人所创立的企业来看,绝大多数成立的时间并不长。这些企业中,2018年以后注册成立的企业有36家,占59%。但是,这些公司成立不到三年,有的业绩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例如,冰泉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通过直播渠道实现了过亿的销售额;在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这半年里,BOP的月销售额从300多万快速增长到近3000万,增长近10倍;美瞳品牌 moody成立第一年在天猫平台上的交易规模就突破2亿元。


企业的跨越式增长吸引了资本大量资金投入。在这61家融资企业中,有26家企业的近期融资过亿元,其中大多是像BOP、理然、纽西之谜、美尚股份、逐本等在近几年获得高速增长的企业。


从品类来看,这些获得亿元融资的企业仍是护肤品品牌为主,达到1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有3家美瞳品牌,包括可啦啦、4iNLOOK和moody。据介绍,可啦啦2021年预计销售额可达到4亿元,比去年增长400%;而2020年4iNLOOK的全渠道GMV突破5亿元。


在家用美容仪领域,Amiro和可思美两大品牌也获得了亿美元融资,其中Amiro在2020年双十一销售额突破5400万,同比增长3倍;可思美在2020年实现了销售额的翻倍增长。而在口腔护理领域,最近一两年兴起的BOP和冰泉也获得了过亿融资。


完美日记、colorkey彩妆品牌,以及调色师WOW COLOUR美妆集合店,然深受资本,其所属企业过亿融资


此外,男护理品牌虽受资本,在近一年半时间有6家获得融资,但融资金额偏仅有理然这一家的融资是过亿的。


不管是从这些融资品牌的创始人群体结构上,还是从切入的细分市场来看,近几年整个化妆品行业已经开始迭代,而推动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力量就是渠道剧变。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