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事件诠释了“字值千金”!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浦东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一则对林清轩的处罚公告,因林清轩门店销售的两款产品涉及功效宣称问题,罚款5万元,召回并销毁所有涉事产品。



因少两字被罚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林清轩于去年4月上架的“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120g”,其包装盒产品特性宣传“富含清轩萃活性修复配方及多种植物萃取精华,氨基酸温和配方,丰富绵软的泡沫,轻柔深入肌理净澈排浊,有效修复肌肤,令肌肤畅享清新柔滑,散发通透光泽”的内容。



根据公告显示,浦东市场监管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林清轩门店所销售的“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 120g”和“林清轩山茶花修复亮采精华液30ml”这两款产品,在商品包装盒都宣称含有“清轩萃”成分,且具有修复皮肤的功效。


处罚决定书称,“上述两款产品成分中均含有‘清轩萃’成分(即山茶花籽油、山茶花和山茶花叶的提取物),依据当事人提供的功效检测报告,在一定条件下,‘清轩萃’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皮肤屏障是指皮肤最外层的表皮部分,不能完全等同于皮肤,当事人对上述两款商品的功能表述不准确、不清楚、不明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 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而违反此规定者应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发布广告,并对广告主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浦东市场监管局对林清轩罚款5万元。


此前在2021 年 2 月 26 日,林清轩已经通知所有门店(含浦东四家门店)下架上述两款商品并启动召回程序。5 月 18 日,林清轩已将召回入库的剩余洁面膏包装盒和精华液包装盒全部集中销毁。


处罚是否合理?


只是在产品功效宣传上称“修复皮肤”,而非“修复皮肤屏障”,林清轩就被罚5万元,那么这两个字真的是这么有价值吗?


据暨南大学教授刘忠介绍,皮肤屏障通常是指皮肤的物理屏障,由角质层、结构性脂类和皮肤脂膜构成,属于皮肤的一部分。从生理结构而言,两者确实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同时他也提到:“如果通过功效评价实验证明某一产品可修复皮肤屏障,该数据应可作为皮肤修复功效宣称的部分依据。”


广州纳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霖峰认为,修复皮肤屏障确实属于皮肤修复的一种,但皮肤修复有轻有重,化妆品的修复应该仅限于轻微的发红刺痒痘痘肌等,严重的皮肤损伤比如烧烫伤、溃疡脓肿、创伤出血等,则属于医疗医药范畴。相关监管处罚条例意在严格区分化妆品和医药两者的区别,避免误导消费者。


但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这样的处罚显得有些草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在我的理解中,皮肤屏障并非仅指皮肤最外层的表皮部分,而是个非常丰富的概念,像物理屏障、水屏障、微生物屏障、免疫屏障等都可以包含在里面。


也有一些业内工程师表示,“皮肤屏障确实只属于皮肤表面层,代表不了整个皮肤组织,不能将两者混淆。”还有人认为,“即便是备案过了,也不等于合法,企业仍需要自查自纠,这就是告知性备案的特点。”


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此次涉事的2款产品均是2019年9月获得的备案,其中,林清轩山茶花时光修复洁面膏的产品备案信息显示为“已注销”状态,注销时间为2020年8月27日。


行业震惊,诸多大牌倒在功效宣称上


“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看了3遍处罚判决书,才看出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监管部门这真的是在抠字眼啊,以后备案、产品宣称需要配上一个校对人员才行。


林清轩被罚一事被公开后,整个行业“炸开了锅”。业内人士纷纷表示,“震惊了。


“之所以感到很吃惊,是因为大家平时口头表述时也经常将‘皮肤’和‘皮肤屏障’混为一谈,因此,很容易在产品宣称中也出现类似错误。如果把所有品牌都检查一遍,估计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小毛病。”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说,“尽管林清轩这次被罚的依据是《广告法》,不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但行业严管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处罚判决书中也明确指出“涉案的两款化妆品属于重点商品类别”。从而,也证实了目前化妆品品类被严格管理的势态。


据悉,在今年,这已不是第一家栽在功效宣称上的大品牌,巧的是做出处罚决定的部门都是上海市的市场监管部门。


最近的一次是,7月12日,科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蒂商贸”)因“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被罚款3万元并被责令改正。


根据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科蒂商贸在其天猫店铺“肌肤哲理官方旗舰店”的商品“肌肤哲理瓶中时光活肌修护精华液40ml自然哲理红安瓶”详情页面中宣称功效“损伤修复舒缓肌肤”,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上述商品为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美国的科蒂有限公司在美国工厂生产,经科蒂商贸进口至国内销售,但未能提供具有“损伤修复”功效的宣传依据。科蒂商贸方面承认,商品详情中的“损伤修复舒缓肌肤”是由其天猫店铺运营商在天猫后台系统中勾选错误而生成的不正确信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科蒂商贸改正并罚款人民币3万元。


6月,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旗下两款产品因无法提供所宣称功效的相关依据,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7月,丝芙兰因其门店和天猫旗舰店无法提供所售产品的功效宣称依据,而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40万元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从国际大牌,到此次的本土大牌林清轩,频密的品牌被罚事件,无疑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化妆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在空前加强。如何合法合规经营和宣称,无论是对外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都是一堂必修课。正准备备案的产品,在功效宣称评价报告中不能放松对产品功效声明的警惕,一定不要在宣传的时候乱用,以上品牌已经给了行业很好的警示。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