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事了!这次是消杀第一品牌被罚

“魔术泡沫、易冲洗、用量只是普通洗手液的一半”,近日,威莱公司因在生产销售的洗手液外包装标注上述宣传语,被河南省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罚款50万元。


消杀第一品牌被罚50万


8月17日,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莱公司”)罚款50万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威莱公司承认其生产销售的“威露士泡沫抑菌洗手液”(生产日期及批号 20200801WB09B)外包装背面标注“魔术泡沫、易冲洗、用量只是普通洗手液的一半”“经济节省:用量只是普通洗手液一半”“与本公司其他洗手液对比”的内容,属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和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平顶山市监局责令威莱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处以50万元的罚款。



9月6日,有相关报道反应,威莱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以及威露士京东旗舰店,上述产品仍在销售中,其详情介绍中,产品包装仍保留“魔术泡沫 易冲洗 用量只是普通洗手液的一半”等宣传用语。


威莱被罚并非一次


天眼查数据显示,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17日成立,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总部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威莱公司主要产品是家用清洁及卫生消毒产品,其最初的品牌为“威露士”, 现已拥有卫新、妈妈壹选、极是、威洁士等十多个品牌。


威莱公司官网显示,2008年威露士(威洁士)系列品牌上榜“洗涤类十佳品牌”英雄榜;2016年威莱公司获选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广州市创新标杆企业;2018年威莱公司获评全国百佳质量诚信标杆示范企业;2020年威露士获评2020年“广东微博影响力企业品牌“。



疫情之后,消杀产品迎来了大爆发,尤其是洗手液这种便民利民的产品,更是大受市场的欢迎。威露士作为消杀品类当中的头部品牌,在这期间更是收获了极其丰厚的红利。事实上早从2019年开始,威露士就夺得了中国家用消杀产品中第一的市场份额。而本次被行政处罚50万,是对威露士品牌的一次打击。


据记者调查,在此之前,威莱公司已曾经被行政处罚过两次。第一次是威莱公司生产并销售的威露士空调清洗消毒液、消毒液、免洗洁手液、泡沫洗手液和健康抑菌洗手液等5个系列产品外包装标注有“抑菌护健康:有效抑制99.9%细菌,保障家人健康”“有效抑制99.9%细菌”“杀灭99.9%细菌 ”“有效杀灭99.999%的细菌”等广告内容,虽然威莱公司能提供上述产品的分析检测报告,但未在上述产品包装中表明上述数据的出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罚款一万元。



第二次是在2021年2月,威莱公司因不合规行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被广州市从化区应急管理局处以罚款27万元。5年内,威莱公司先后因违法了《广告法》《安全生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共计被罚78万元。



平顶山开启专项行动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11月,平顶山市监局已对7家日化企业开出罚单,除上述企业外,还有高露洁棕榄(中国)有限公司(下称高露洁)、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纳爱斯)、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立白)和蓝月亮(中国)有限公司(下称蓝月亮)等知名企业。



其中,高露洁、纳爱斯、立白均是因违法了《广告法》而分别被罚款10万元、5.45万元和10.25万元。而威莱公司、广州宝洁、广东泳芬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和蓝月亮4家公司则是因违法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分别被罚款50万元、20万元、25万元和20万元。


据悉,纳爱斯、立白、蓝月亮这几家日化企业被处罚的决定文书中,均提及了“系根据《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和《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在全省开展打击‘仿冒混淆’行为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精神”,而且,这3家企业被处罚信息的公开日期均为今年4月1日。


另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宝洁与威莱公司被处罚所依据的法规条款均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和第二十条第一款,但是它们被处罚的金额却有所不同。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在本次事件中大部分行业人士表示,“对于那些广告宣称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品牌都难以避免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化妆品品牌为了凸显品牌特色,通常都会使用比较个性化的宣传术语,但这样便往往会不小心触犯到广告法。”


自化妆品监管新条例发布以来,国家政府对化妆品的广告宣称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许多在过去用着没有任何问题的话术,在当下都已然被列入“黑名单”,因此,化妆品品牌在使用宣称话术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针对多家日化企业被平顶山市监局处罚,有行业人士戏称是“再知名的日化企业都逃不出平顶山”,但这背后,是国家监管的一视同仁与严格要求:再知名的企业都不能“以恶小而为之”,在产品的宣传上要规范、严谨。


总而言之,化妆品监管已日趋严格,任何一个品牌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