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企业是如何做到数字化的?网络上有大量关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文章。但是对大多数创业人士来说,这些文章所描述的数字化世界过于庞大,初看觉得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操作性,新名词太多,让人感觉有点懵。 那么成功的企业到底怎么做数字化!? 这首先要从木桶理论说起,木桶理论的意思是,在一个桶里,最短的那块板可以决定你一桶可以装多少水,所以企业经营,要找到那个最短的那块板。木桶理论Pro版本彻底改变了这一说法,改为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板是企业努力的方向。 我觉得,两个都对。而最短的板和最长的板,正是企业数字化需要关注的焦点。 首先解决长板问题 企业的负责人,一定是对企业的经营方向有深深地洞察的,他们知道企业快速增长的驱动点在哪里,知道要踩哪一个油门才能让企业高速发展。 例如,某建材行业的 CEO认为,要开发更多的社会门店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某服装企业的销售总监计划是多开一些直营专营店,某休闲食品创始人认为要在广告上做大量的投入占据消费者心理,某品牌化妆品企业的销售总监决定将主战场从 KA超市转移到直播带货。(以上为外地365客户的实际案例) 一家企业能否快速增长,往往有一半取决于领导者的战略方向正确与否。 但是,企业负责人制定了战略方向,找到了驱动点,是不是企业一定能按照这个战略执行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老板在不停地宣贯执行力,其实是自己的战略思想没有得到贯彻。那么,除了不断向下属灌输执行的思想以外,更好的办法,就是数字化了。 数字化的第一大作用 把企业的战略思想,用数字化目标来描述出来,并且观测中间节点的执行情况,解决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定考核奖惩方案,目的就是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打个比方,假如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把 100 头大象关进冰箱里,那么就要关注,打开了多少个冰箱门(指标 A),把多少只大象放进了冰箱(指标 B),最终关上了多少个冰箱门(指标 C)。只有落实从指标 A 到指标 C 的全过程,才能最终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相比在没有数字化的时候,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更加容易跟踪,整体而言,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 企业负责人不仅要找出企业快速增长的驱动点,还要及时发现企业发展中的各种漏洞,这些漏洞,就是木桶的短板,如果一块板短了,漏水了,那企业就跑得再快,也会跌得很重。 数字化第二大作用 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缺陷,便于及时补缺,避免木桶短板的出现。 比方说,企业的营销广告投入是不是存在大量浪费,渠道费用是不是花在了合适的场景上,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是不是被延误了,产能的扩充能否满足下半年的业务需求,渠道压货是否超过了正常水平等等。(以上指标监控绝大部分也是外勤365客户的真实案例) 新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工作的效率。与上述两个作用【道】的层面相比,效率提升属于【术】的层面。例如,提高报销效率,提高获客效率,提高结算工资效率等,这些数字化工具成熟时,将被绝大多数企业共同采用。 企业数字化经营,将是新时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科学方法。 纸杖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