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刷酸」、「干细胞」跑不掉。

早在今年的8月11日,国家药监局就发布了《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内容,这一发声,可谓是给热火朝天的“刷酸化妆品”市场,浇了个“透心凉”。


而在10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又在《国家药监局关于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的通知 》中,明确写道:对违法宣称药妆、干细胞、刷酸、医学护肤品等的化妆品进行清理整治。




三大类化妆品将被重点清理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通知,本次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清理整治未经注册或者未备案的化妆品;二是清理整治标签违法宣称的化妆品;三是清理整治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化妆品。

这已不是国家药监局首次进行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早在2019年5月,国家药监局开展了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风险排查处置工作;并在去年10月至12月,开展了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第一阶段的工作。


据青眼报道列举,近三年里,国家药监局“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发现,前两年,此专项行动主要以清理违法产品的信息以及排查清理企业及产品虚假资质信息、排查清理违法产品为主,而今年则主要以清理整治各类违规的化妆品为主。


经梳理,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冒用他人化妆品注册证的化妆品、暂停或停止经营的化妆品;以及违法宣称药妆、干细胞、医学护肤品的化妆品等一直是“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清理整治的重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国家药监局首次将标签存在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违法宣称刷酸的化妆品、以及儿童化妆品、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等作为了“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重点清理整治的对象。


刷酸”凉了?


在讨论「刷酸化妆品」前,我们先来看看相关事件时间线。



综上,可以看出,严阵以待的不止药监局一个。多方响应,强强联手,他们都试图让被流量裹挟的“刷酸”,静下来。


基于大量的公开资料以及相关评论,我们发现:围绕刷酸争论,主要源于众人对刷酸一词的理解和定性,存在巨大分歧。


今年8月1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文章,从“刷酸”的定义、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化妆品中有关酸的用量限定、宣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强调了维A酸、三氯醋酸等“酸”不能用于化妆品。


如果说,对刷酸的定义分歧是「矛盾根源」,那么,刷酸不当引发的种种负面案例,是官方剑指刷酸的「根本原因」。其处理手法,也相对简单直接:



目前,刷酸化妆品带来的“恶果”,大多还是由于不当操作造成的,往往是“刷错了”,而非“酸”的错。


曾身处同样尴尬境地的「大麻潮」,应该很能感同身受:根据国家禁毒管理相关政策要求,大麻仁果、大麻籽油、大麻叶提取物和大麻二酚于今年5月被正式禁用。


大麻籽油等本身并没害,但是一旦遭人利用可能会造成大祸。面对这种大是大非,「宁可错杀,不能错放」的一刀切做法,就很能理解。


其实,「刷酸」也是一样的,和「大麻类成分」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潜在威胁没有那么大。但是否足以被「封杀」呢?这个评判权不可能,也不应该在民众手中,必须由官方掌控。


如今,尘埃已基本落定,“刷酸禁令”成必然,再争论是非对错,还有意义么?没有意义了。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执着的人才沉湎过去,聪明的人都放眼未来。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新闻资讯